返回

贼天子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人心变迁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『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』
  此时,已经是章武十四年的十月,距离当初的五年之限,只剩下了两个月时间。

  到了这个节骨眼,连巡抚江东的张遂都已经回到了洛阳,江东整体的情况,其实早已经摆在了李云的案头上。

  不过,桌案上看到的,毕竟只是个数字。

  做了这么许多年皇帝,李云现在手里掌握的资源以及人手,有时候连他自己都记不清楚了。

  这几年,朝廷的重心都放在了新政上,各种势力也在江东明争暗斗,李皇帝自然不会只看这些官面上的数据。

  事实上,明面上就有江东三路人,经常跟他往来消息。

  地方官府为代表的张遂,以及九司的江南司,还有就是盐道衙门的陆柄了。

  而暗处还有些什么人,给皇帝陛下送了什么消息,送了多少消息,就没有人能说的清楚了。

  正因为这些明线暗线,到目前为止,李唐的地方衙门,对中央朝廷,或者说对李云,还是相当服帖的。

  十五年时间,并没有出什么太离谱的欺君大案。

  当然了,天高皇帝远,李皇帝手底下的人手有限,也可能早已经有人,骗到了他的头上,只是他还没有发现而已。

  如今,陆柄回来了,李云就不用再看地方衙门报上来的数目,而是详细询问他,一些江东地方上的细节。

  陆柄做了六年的盐政,在江东已经混得极熟,跟地方上的官员,以及士绅,都可以算得上熟悉,李云问他的问题,基本上都能对答如流。

  问到后面,李皇帝把怀里的外孙,放在地上,笑着说道:“这小猴子,真是闹得很。”

  说着,他看了看陆柄,问道:“出海情况如何?”

  “比前几年多了许多。”

  陆柄低头说道:“这几年,江东的布行多了起来,出海的商船也渐渐多了,主要是往东洋还有南洋做生意。”

  李皇帝“嗯”了一声,摸着下巴,若有所思。

  陆柄看着李云,继续说道:“臣认识的一些盐商,一部分转做海运生意去了,还有一部分,家里兼开布匹丝绸作坊。”

  “纺织行业,已经大有进益。”

  李皇帝还是凝目思索,没有说话,过了一会儿,他才回过神来,微微摇头:“江东市舶司,把数目都送上来了,去年干的不错,已经比太子在江东时候那一年,还要多一些了。”

  皇帝陛下看着陆柄,笑着说道:“我这一两年,在琢磨着,能不能组建一支船队出海。”

  陆柄立刻说道:“江东的船行,也有好几家,都可以建造大船,这几年生意也很好,臣可以帮陛下,以及朝廷联系。”

  李皇帝微微摇头:“我不是要去东洋或者南洋做生意,而是想去更远的地方。”

  “去找一些东西回来。”

  陆柄有些愕然。

  他看着李云,有些不明白李皇帝的意思。

  “你后面,就在洛阳待着,不过你若是得空,我想让你替我寻个惯会航海的好手,替我完成这一趟差事。”

  陆柄先是低头应了声是,然后开口问道:“陛下…陛下想找什么?”

  “这个到时候再说。”

  皇帝陛下笑着说道:“总之是几件好宝贝。”

  这个事情,李云已经惦记很久了,他想要寻到那一片遥远的大陆,从那片大陆上,带回来一些作物。

  其中最要紧的几样,是玉米,红薯,棉花…

  还有烟草。

  没有记错的话,这几样东西,都在那块大陆上。

  前三样,虽然还要经过漫长的品种驯化,但是只要能大规模种植,就能很好的改善民生。

  尤其是棉花。

  这个时代,还没有棉花,更没有棉布,百姓多穿麻衣,比起棉布要差上很多。

  冬天,更没有什么棉袄可言。

  至于烟草…这个就更是好东西了,将来它多半会成为整个大唐最重要的出口,成为继丝绸,茶叶,玻璃等畅销货品之后,又一样顶顶赚钱的好东西。

  因此,李皇帝心心念念,想要把这些东西给带回来,然后大规模培育种植。

  实际上,这几年他已经先后派出去了两支船队,还都给配备了火器,但是其中一支船队,很快就遭遇了风浪,无功而返。

  另外一支船队,则是到现在,还没有什么消息。

  陆柄在江东待了许多年,李云就想着,往后让自己这个小舅子,去帮着办这些事。

  想到这里,李云看了看陆柄,笑着说道:“你盐道上的事情办的很好,回头朝廷会给你奖赏的,往后想要当什么官?”

  陆柄低下头:“臣都听陛下吩咐。”

  李皇帝摸了摸下巴,开口道:“户部右侍郎,明年就要别任了,你去任户部侍郎如何?”

  陆柄有些吃惊,他跪在地上,抬头看着李云:“陛下,臣,臣…”

  “臣能做得来吗?”

  “盐道上的事情,不比户部简单多少,你在盐道历练了六年,如今资历年纪都够了,做个户部右侍郎,没有什么问题。”

  李皇帝想了想,开口道:“方才我跟你说的出海事宜,你要上点心思,有了合适的人选,你就去寻郑王,如今这些杂事,都是郑王在打理。”

  郑王,是李云的第三子李苍。

  当初给他封王的时候,李云曾经考虑过,从他开始,封为郡王,之后的皇子则是酌情考虑授爵。

  后来李正跟李封都找到他,说诸皇子之中,只有三位皇子能为国出力,三皇子既然出来做事,不应当亏待。

  再加上,开国之君的皇子,要贵重一些,这个时候应当积极封建诸王,扩充李家的影响力。

  李云接纳了兄弟们的意见,将李苍封为郑王。

  此时,这位郑王出宫做事,负责打理皇室部分产业,已经好几年时间,他本来就性格沉稳,几年时间历练下来,做事情就更加稳当。

  到现在,李云交给他办的事情,基本上都能办妥,让李皇帝对这个三儿子,很是满意。

  至于老二李铮,已经在前年改封秦王,去关中之国去了。

  听了李云的话,陆柄低头道:“臣明白了,臣一旦有人选,立刻就去找郑王殿下。”

  李皇帝拍了拍他的肩膀,笑着说道:“你刚回来,我就不跟你啰嗦太多了,等过几天你歇息过来了,再进宫来找我,咱们再好好说话。”

  说着,李云看了看外孙苏恒,笑着说道:“你带着这皮猴子,去找你姐姐罢,你们姐弟,也好几年没有见了。”

  陆柄应了一声,对皇帝行礼之后,上前把正在皇帝兵器架附近玩耍的甥孙,给一把抱了起来,又对着天子低头行礼,这才小心翼翼的退出了甘露殿。

  小苏恒被他抱在怀里,也不挣扎,被陆柄抱着,一路来到了景仁宫,被宫人领进了景仁宫之后,他很快见到了阔别多年的姐姐陆皇妃。

  此时,陆皇妃正在跟长公主说话,陆昭仪也带着皇十二子,在附近陪着母女二人说话,小苏恒被他放在地上,一路小跑到了陆皇妃面前,叫了一声外祖母。

  陆皇妃却在看着自己的弟弟,没有理会外孙儿。

  庐江公主上前牵着自己的儿子,来到了十二皇子面前,笑着说道:“去,跟你舅舅玩去。”

  十二皇子是章武九年出生,今年已经五岁,他与庐江公主之间的关系有些奇妙,如果从母系来算,二人是姨表姐弟。

  从父亲这里来看,却又是亲姐弟了。

  十二皇子上前,拉着小苏恒的手,两个小家伙在庐江公主的带领下,去边上玩去了。

  陆皇妃看了看自己的兄弟,擦了擦眼泪:“这一去多年,怎么黑了这许多?”

  “要常去晒盐场。”

  陆柄笑着说道:“没有办法。”

  他又跟陆昭仪说了几句话,然后左右看了看,问道:“五殿下呢?”

  “念书去了。”

  陆皇妃看了看时辰,开口道:“要等过了午后才能回来。”

  说到这里,她笑着说道:“五郎倒是诸皇子之中,最喜欢读书的,虽然年纪不大,但是已经被宫里许多翰林院的师傅夸奖过了。”

  陆侯爷微微点头。

  陆皇妃走到陆侯爷面前,给他整理了一下衣裳,问道:“这一次回来,就不走了罢,陛下打算给你什么差事?”

  “户部侍郎。”

  两位陆家的妃子听到这句话,对望了一眼,彼此目光里,都有了喜意。

  陆皇妃笑着说道:“这是好事情,薛国公在家里歇了好几年,明年就该要复职了,听说卓尚书要去吏部去。”

  “你这个时候去户部。”

  陆皇妃笑着说道:“估计要跟薛国公一道去了,同去户部,你站稳脚跟就更容易一些。”

  陆侯爷闻言,微微皱了皱眉头,但是很快舒展,他问了问两个姐妹最近几年情况如何,说了会话,又说了些江南道的事情,便起身告辞。

  一路被两位亲姐妹送出景仁宫,等走出景仁宫一段距离之后,陆侯爷又忍不住,回头看了看这座景仁宫。

  他看了一会儿,才扭过头,微微有些出神。

  “阿姐以前,从不会计较这些官场上的得失。”

  他皱了皱眉头,喃喃低语。

  “难道是因为五殿下大了?”
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人心变迁(1/1).继续阅读
《 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 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